'); })();
首页 > 语言 > 作文 > 分类作文 > 写作素材 >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大全: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历史典故大全: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出自: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就是说自己知道好的东西一定要告诉大家或者身边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推荐专题:

本文地址:http://zuowen.haohaoxue.com/fenleizuowen/sucai/lishidiangu/257267.html

好好学 天天上 | 京ICP备05023154号-5

本站采用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用户和读者投稿,
不确定稿件享有完全著作权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274790@qq.com,我站将及时删除。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