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语言 > 作文 > 分类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3000字

《给亡妇》读后感3000字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背影》等,早已编入了中学课本,成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被学生们诵读,而先生的叙事舒情散文《给亡妇》,知名度却不及这几篇文章。

我特别喜欢先生的散文,拿当今的话说就是他的一个Fans 。

早年,我曾买过一本《朱自清散文选集》,收入了先生的 60 多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曾一一拜读过,其中就有《给亡妇》的篇目。那时阅读应该算是泛读吧,囫囵吞枣,快餐式的,读了也就读了,没留下太多的印象。

今天精读《给亡妇》,两次感觉是不一样的,可能与年龄有关吧,读着读着,又像当年读《背影》一样,几次热泪盈眶,仿佛在听一位长者深情地讲述着他那过去的凄婉故事。

先生有两任妻子,《给亡妇》是写给因痨病故去的前妻武钟谦的。武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典型良家大小姐,父亲是位医生,曾为朱自清的父亲医过病。就是这次医病,让两家结为秦晋之好。而先生与武钟谦的结合,完全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合的,属于那种典型的旧式婚姻。关于先生的相亲故事,他的散文《择偶记》中已有详述。

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知识分子中的铮铮硬汉。因为《荷塘月色》和《背影》等经典名篇,让人们记住了朱自清,也让朱自清的名字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庄严地写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然而,在先生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好妻子,这个贤内助就是武钟谦,正因为有了这位贤妻,才帮助先生取得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和显著地位。

朱自清与武钟谦婚姻只有12年光景,生了6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在妻子死后不久就夭折了。其实夫妻两人真正在一起生活不到5年,聚少离多,苦苦相思,可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一种生离苦别的两地生活。这篇感人至深的《给亡妇》,就是在前妻武钟谦故去两年后追记的。

文章共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写前妻对6个孩子的爱,后半部分是写她对先生的爱。

在前半部分写前妻对孩子的爱中,着重写为几个孩子喂乳,后来因为没有乳之后,喂奶粉,夜晚很少睡觉等情景。尤其写夜里一听到孩子哭,妻就竖起耳朵听,工夫一大就得过去看。写分居两地时她对孩子们的那份牵挂。 即使在最后时刻病的只剩皮包着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 ——自始至终,妻“只拚命的爱去”。

文章后半部分,写前妻对先生的弥天大爱,也是这篇文章浓墨重彩的部分。

因为刚刚结婚,妻子常回娘家,在北平的先生很生气。 “我动气了,马上写信责备你。你教人写了一封复信,说家里有事,不能不回去。这是你第一次也可以说第末次的抗议,我从此就没给你写信。暑假时带了一肚子主意回去,但见了面,看你一脸笑,也就拉倒了。” 了了数语,将夫妻矛盾产生与化解的过程写得风清云淡,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妻子的博大胸怀。如果妻子也带着一肚子的主意,迎接先生,那后来的结果是很难想像的。其实彰显妻子胸怀的还有,在先生生活十分困难时,妻子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到死也没还上妻子的金镯子而显示出的歉疚等等。眼下,有多少独生子的小夫妻,因为过年回谁家过而打得鸡犬不宁,甚至最终分手离婚。我常常想,还没到大难临头时,双方就无法忍受了,这样怎能经受风雨人生的一场场考验,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同时,先生又追忆了一些日常的生活。如:作菜、洗衣服、作“月子”, 妻子都十分地勤劳贤惠,任劳任怨地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 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逃兵难,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 先生因为事先没有跟妻子交待明白,让她为此受累而感到深深地自责。

先生在叙述妻子善良贤惠时写道: “我们在一起住,算来也还不到五个年头。无论日子怎么坏,无论是离是合,你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连一句怨言也没有。——别说怨我,就是怨命也没有过。”“那些时候你往往抽噎着流眼泪,从不回嘴,也不号啕。” 从中可以看到,妻子是个非常老实厚道、深爱先生的人,她不是个爱使小性子的女人。如果在当下的一些女汉子看来,尼玛,敢欺负老娘,谁怕谁呀,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过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我之有我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着的。” 通过这段真情自白,可以看出先生对并没有多少文化甚至复信都求别人代笔的妻子的一往情深。

两人最后一次绝别时的情景尤其感人: “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可怜,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 这句发自肺腑的“还不知能不能再见?”,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对夫妻长亭外依依惜别的悲凉情景。 “瞧着他硬朗点儿你就乐,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

由此想到,当下许多夫妻平日里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是争又是斗,非要争个高下不可,等到一方患了绝症不久将离开人世时,又是那样的后悔和惋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天津台“爱情保卫战”这档电视节目里,点评嘉宾说得好:家是温暖讲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场所,若想讲理,请不要在家里讲。其实人生许多事,退一步可以海阔天空,条条道路通罗马,何必非要走那个独木桥呢?

在文章最后一段里,有几句对墓地景物的描写,看似闲笔,其实不闲。 “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你刚埋了半年多,只有圹下多出一块土,别的全然看不出新坟的样子。” 我对“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这句话最有感想,仅仅 22 个字,流露出夫妻间多么真切的长长思念!当细细地品读这段文字时,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

先生面对眼前这方矮矮的坟墓,亡妇在里头,他在外头,想再说说知心话,想再听听她的唠叨,可却永远也听不到了!正如苏轼在悼亡词中所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啊,一晃儿媳妇逝去已快三年了,先生有多少心里话想对她讲呀,可对着这方沉默无语的坟墓,该做怎样的倾诉呢?谦,你能听到么?只能任朝露浸湿了布鞋,只能在坟前久久地徘徊,只能任泪水模糊了双眼,只能在梦里与她牵手相见,其他的,先生还能做些什么呢!

推荐专题:

本文地址:http://zuowen.haohaoxue.com/fenleizuowen/duhougan/duhougan3000/234478.html

好好学 天天上 | 京ICP备05023154号-5

本站采用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用户和读者投稿,
不确定稿件享有完全著作权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274790@qq.com,我站将及时删除。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